在这次以色列美国和伊朗的军事冲突中,国内外舆论一直流传,说是中国和巴基斯坦有可能对伊朗进行军事援助,甚至还说出由巴基斯坦方面直接参战。但是,当12天的冲突结束之后,人们发现中国虽然在道义上支持伊朗,却没有任何参战举动聚财略,也没有向伊朗出口武器装备。这个做法符合中国一贯的立场,不对地区冲突搞火上浇油。
中国和伊朗之间是有军事合作关系的,2024年中国、伊朗、俄罗斯在波斯湾附近进行过一次联合海上演习。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向伊朗提供过一些武器装备,后来两国之间就再也没有大规模的军贸交易。今天在伊朗所展示出的海陆空天武器装备聚财略,也看不到中国制造的成分。
伊朗的邻国巴基斯坦,是中国的武器装备主要出口对象。巴基斯坦多年来一直在国际市场上积极推销源于中国的大型武器装备,其中包括枭龙战机和哈立德主战坦克,但伊朗却从来没有采购过这些装备,所以说中国也没有间接地向伊朗提供过先进装备。
中国的做法与当年的苏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几次中东危机中,苏联都毫不犹豫的向自己的盟友直接提供大量武器装备,有时甚至还做好了直接出兵的准备。按理说,这样的中国不会成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威胁聚财略,可是一些美国人却总是放不下心来。在他们看来,中国不出兵、不出手,是坐山观虎斗,是在为自己积累政治声望。
近年来,中国一直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斗争,反对犹太复国主义。虽然没有能够完全阻止美国和以色列的霸权主义、种族主义行为,却在伊斯兰世界建立起了良好的朋友圈。这为中国的能源进口、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因此,中国能够在阿拉伯地区获得相当多的经济合作机会,并且在摩洛哥、阿曼这些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的国家开展建设。这些建设工程所需要的款项大多是石油输出国提供的,基础设施投入使用之后,为当地人民带来了生活上的便利,营造出了多赢的局面。
有人提醒美国政府,美国在忙于扔炸弹的同时,一定要观察和警惕中国的中立政策。看起来这不会给美国带来直接的军事威胁,但中国实际上一直在扩大自己在中东的影响力。万一美国再出现一场类似于越南和阿富汗的溃败,中国就会顺理成章地占据主导地位。这些人可能不知道最近几年来一直流行的一个说法:世界破破烂烂聚财略,中国修修补补。中国是带着一种对全人类的关爱和责任感,开展对外合作的。那些遭受美国军事伤害严重的国家和地区,当然也是中国的帮扶重点。冲突结束之后,伊朗马上就要进行战后恢复重建。以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上的地位和工程建设能力,必然有部分订单会交给中国企业来做。如果美国对中国能够得到这样的机会羡慕嫉妒恨,那特朗普就不应主动轰炸伊朗。
双悦网app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